历史上,静安区是中国动漫事业的起步之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协会、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和上海邦得动漫学院均落户静安,使这里集聚了动漫龙头企业、国家级行业协会和专业动漫人才,静安区打造动漫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都市文化的拓展,动漫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静安区政府也利用自身优势,着手打造动漫产业基地。2004年,静安区规划推出3万多平方米的现代产业园区作为“动漫特色园”,包括位于昌平路的静安现代产业大厦、现美影厂部分厂房、延平路园区和余姚路园区等一系列由老厂房改建的场地。
老厂房改造后成“香饽饽”
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改造后的老厂房竟成了“香饽饽”,出租率超九成。不仅如此,该园区只对“无污染”创意类公司招租,一般的公司想入驻园区还不一定能遂愿。据了解,专门为国际知名通讯社提供图片的IMAGINE CHINA、香港KK摄影工作室已在这里安家,卡通巨献《宝莲灯》的后期制作也正是在这里完成的。
事实上,目前静安区共有12个类似的都市产业园区。静安区统计局资料显示,这些园区全部由厂房改建而来,集中在北静安板块,建筑面积达8.2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2户。近四年来,已形成广告印刷传媒、IT、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制品等多个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让不少老厂房重焕生机。
据了解,静安区老厂大多属于第一、二产业,对城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上世纪末,新一轮环保行动计划要求这些污染老厂搬离市中心。当时静安区政府考虑到,随着一轮轮的旧区改造,市中心的老厂房已渐成稀缺资源,如果能把这些老厂房留下来,不仅能够保存“历史感”,还能让老厂房原有的配电、配水和大空间等优势发挥余热,更能缓解静安区作为CBD中心商务楼宇供不应求的状况。
于是就有了改造工业厂房为都市产业园区的计划。昌平路994号的上海窗钩厂是静安区首批进行“无污染改造”的工业园区。2002年,在50万元的改造费基础上,明圭与窗钩园区开始正式对外出租。由于老厂房空间大,又位于市中心,很快就被众多创意公司相中。
2005年,现代产业大厦、明圭与窗钩园区、同乐坊分别被市经委授牌并命名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现代产业园”、“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传媒文化园”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同乐坊”。
面对静安区目前可开发资源不多的困境,静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李春农认为,今后静安都市园区将往精、深方向发展,提高产业聚集度,从入驻企业的能级、档次、体量上突破,以零化整,挖掘再开发资源。
同乐坊:弄堂工厂制造时尚新地标
闲置老厂房转型中寻求新生,新兴现代服务类企业在中心城区寻找立足之地———两种需求一拍即合。
上世纪20年代起,作为沪西工业区,西康路、余姚路地块集中了极具上海特色的弄堂与小型工厂建筑。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功能定位调整,近几年同乐坊的老厂房开始闲置,往日的辉煌不再。
经过策划,今年4月,同乐坊完成主体工程改造,以时尚娱乐和文化休闲中心的身份重新亮相。与成功脱胎于老上海居民建筑的新天地相比,原型为老上海弄堂工厂的同乐坊今后将走出一条更为平民化的道路。
“整旧如旧”恢复弄堂工厂原貌
“现在看到的建筑外立面的米黄色,其实就是当年弄堂工厂的真实色彩。”上海同乐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同乐坊时尚社区改造项目的主要特色就是“整旧如旧”。弄堂工业的历史为同乐坊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建筑形态,比如锯齿型屋顶、“众”字型屋顶、罗马立柱、回廊铁栅等。一些著名的工厂原貌将被完整恢复,当年的一些铭牌和厂房门牌等可能会埋地或嵌入墙中,游人仿佛置身当年的弄堂工厂,给人一种新旧交替的视觉冲击。
锁定年轻白领消费低于新天地
根据前期定位,同乐坊将有70%的业种为各国特色酒吧、中西式餐饮,还有1000多平方米的时尚展示、影视发布及小剧场话剧等文化休闲场所。同乐坊定位以25岁至35岁都市年轻白领为核心客户层,消费比新天地低。
据了解,与春明艺术园2.5元/平方米/天,8号桥5元/平方米/天的租金相比,同乐坊对外租金为6-15元/平方米/天,比该地段写字楼租金高出1/3左右。截至目前,招商计划已完成60%,入驻包括法国顶尖时尚元素、全球第一个模特概念酒吧、芷江话剧梦工场等。
根据政府规划,l5年后同乐坊将改建为绿地,同乐坊文化发展公司只拥有l5年的租赁经营权。尽管这个投资近一亿的项目存在一定风险,但同乐坊有关负责人却乐观地表示,到今年10月份将有包括法国、意大利、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商家入驻,旧厂房定能带来勃勃商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