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昨日在河源隆重召开,会上总结了过去两年粤省推动工业园建设的经验,认为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推动粤省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粤经济比翼齐飞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粤省财政已按有关规定拨付补助资金3.3亿元,引导社会投资6.25亿元支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外部设施建设。已有穗、深等5个珠三角市与韶关、梅州、河源、云浮等9个山区和东西两翼地级市,在原经中央和省批准的开发区、高新区中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签订入园投资意向项目(企业)287个,协议投资179.8亿元。
据测算,这些产业转移工业园按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600亿元,相当于2005年山区及东西两翼14个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2.7%。去年,5个山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1%,增幅比粤全省平均水平高14.8个百分点。
黄华华提六点要求
会上,省长黄华华特别强调,加快粤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未来还要重点抓六方面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园区建设规划,认真抓好每一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规划;二是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尽可能降低园区生产和物流成本;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吸引企业集聚;四是积极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转移基地;五是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六是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入园企业大量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
河源成港企转移热土
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两年,河源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突破、质的变化。全市生产总值增速与清远市并列居全省第一,外贸出口增速居全省第一,另有6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河源的投资环境也受到前来投资的客商特别是港商的一致好评。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河源全市规划产业转移工业园共7个,面积达3492公顷,首期开发面积1204公顷,已签订落户产业转移园项目159个,合同投资132.9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