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设前期要有充分的储备,建设设计时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建设施工中紧盯不放松,做好督查。”龙湾区标准厂房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朱国平这样告诉记者。正是看似普通的这三手措施,造就了龙湾区座座拔地而起的标准厂房。今年1至10月份,龙湾区累计开工标准厂房43.56万平方米,完工26.3万平方米,各项指标的完成度都走在了全市前列。
龙湾是我市的工业大区,集聚了我市大量工业企业。要破解产业“低小散”现状,中小企业的扩张势在必行。那么,企业发展扩张的空间在哪里?这一度成了我市许多工业企业“成长的烦恼”。
“规模型的标准厂房建设能集中整合低、小、散企业,为中小企业发挥行业集聚效应、做强做大搭建平台。”朱国平说,“标准厂房的建设,对龙湾意义重大。我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始终用心用力、攻坚克难。”该区的三手措施,不仅盘活了最紧缺的土地资源,也加快了标准厂房建设流程。
该区结合我市电镀行业的特点,请专家研究论证,提出“向空中要地”——突破单层电镀厂房传统模式,建造出了具有温州特色的、四层框架结构电镀厂房新型模式。根据电镀行业的特点,一、二层安排标准件等重工类型的产品电镀,三、四层安排高档次轻工类型的产品电镀。如此一来,在相同面积的占地上,建成的标准厂房实际建筑面积比传统模式厂房大得多,厂房开工率及完工率大大提高。
今年7月中旬以来,龙湾区开展部署了“工业经济发展双月服务活动”,标准厂房建设是其中重头。年初定下的“建设进度一月一通报”制度,在“双月服务”期间改为10天一汇报、10天一通报。从指挥部到基层工地,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奔忙在一线,全区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9月底,“双月服务”活动结束时,龙湾区不锈钢拉管基地的70个标准厂房单元全部完工,43家企业陆续开工投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