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首页 | 财经资讯 | 招商引资 | 商用地产 | 商铺商厦 | 总部基地 | 旗下工业地产网站:中国厂房超市 上海厂房出租网 上海厂房多国语言版 工业房地产测评研究中心
上海厂房出租,厂房仓库出租
网站首页
厂房租售
求购求租
厂房地图
厂房资讯
物流仓库
工业用地
百 晓 堂
免费发布
·浦东新区厂房 ·奉贤区厂房 ·青浦区厂房 ·嘉定区厂房 ·松江区厂房 ·闵行区厂房 ·宝山区厂房 ·南汇区厂房 ·金山区厂房 ·中心城区厂房 ·其他地区厂房
您的位置:上海厂房招商网 >> 厂房资讯 >> 正文内容
重庆:外来大企业成了土地饕餮
上海厂房网 2007年12月26日13:38 时代信报
耕地通过“以租代征”成为非农产业用地后,农业生态将受到严重破坏。 

工业用地已经告罄 

12月21日,重庆市国土局执法监察处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限量批地政策的影响,重庆市国土部门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一直从紧。由此直接影响到一些中小企业的用地。“想申请到一块由国家征用的建设用地,要经过规划局、经委、国土局等众多部门,手续繁琐,而且不一定能拿下来。” 

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按《重庆市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暂行办法》规定,重庆市将严格按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容积率等多项指标实行项目供地。其中,主城区的园区产出强度要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渝西经济走廊的园区达到40亿元/平方公里,三峡库区的园区将达到30亿元/平方公里。 

徐广辉说,“占地500亩以下、投资强度不够的企业都进不了园。”这些企业就只好到农村去找地。 

2006年7月10日,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工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十一五”专项规划》,提出在未来5年,重庆将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00亿元。此后,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的工业投资目标经过多次上调,变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这与“十五”相比增加了322%。 

但是,工业投资目标与土地紧缺不期而遇。重庆市规划局公布的《2007上半年重庆都市区规划工作统计报告》显示,重庆市工业用地面临供应不足的压力。 

重庆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让企业“退城进园”发展战略。按此规划,到2010年底,重庆市将完成103家老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入园。然而,按1997年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到2010年重庆工业用地只有66万亩,到2006年已基本用完。 

重庆市一些工业园区已经无地可用,甚至还直接影响到一些重大项目的用地。据悉,重庆隆鑫集团原计划投资52亿元建设“世界级热动力基地”,在2006年遭遇了无处安身的尴尬。直到今年7月才在九龙园区觅得672.4亩土地,但总投资已经缩减到15亿元。外界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土地的限制。 

外来大公司争相拿地 

当工业用地成为稀缺资源的同时,外来大型企业“贪得无厌”的拿地需求却毫无收敛迹象。 

据许多本地中小企业反映,“很多外地大型企业在进入重庆前都狮子大开口,动辄申请几百上千亩的工业用地。”这让他们眼红。 

记者在采访一些工业园后得知,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招商压力。为了能留住这些外来的大型企业,一些园区甚至通过高额“返还”土地出让金中的本级财政留成部分,或大幅度降低土地价格来吸引投资者。 

去年,有媒体曾报道一些工业园区的开发公司为此背上了巨额债务。报道称,当时“重庆市市区工业园区用地成本价平均为25万~28万元/亩,但各个园区在出让的时候,价格最高仅为15万元/亩,很多地方6万元/亩,平均出让一亩工业用地,净亏损达到12万元。”这样的举动被人评价为“恶性竞争”。 

“各大工业园最看好的不是本地大型国企,而是外来企业。”重庆田中科技公司董事长田永忠称,本地中小企业被往往工业园看成了局外人。 

于是,一些中小企业只好设法绕过审批程序,想方设法去撬农村耕地的闸门。 

10月14日,在重庆市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电视电话会上,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表示,近年来,重庆一些地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出现了以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机构审批土地、圈占集体土地、破坏耕地、擅自设立各类园区等土地违法违规的现象。据统计,在一年半时间里,重庆“以租代征”违法占用耕地达617.1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398.44公顷。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通过“以租代征”进入农村的大多是一些无法进入工业园的小型企业。 

工业用地紧张固然是产生“以租代征”的原因之一;然而一些中小企业热衷于违规拿地还另有所图———除了租地建厂与入驻工业园在用地价格上的巨大差距外,重庆市社科院企业所所长王秀模认为:企业以租代征”既可以规避土地审批复杂的程序,加快项目进展的速度,又可以脱逃法定的税费,如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费等,更可以免除占用耕地而必须履行的占补平衡义务。 

正由于“以租代征”规避法定的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程序、同时未缴纳有关税费、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所以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土地违法行为。 

以租代征是定时炸弹 

“以租代征”现象自1999年1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就在不少地方开始滋生。 

为了纠正和遏制这种违法现象,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8月22日曾以国土资发(2005)166号文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二、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三、进一步规范有关改革试点工作,核心是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和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但是,具体执行的难度很大。对农民集体来讲,“以租代征”比起土地一次性被征收,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租金回报,可谓细水长流,看起来农民并不吃亏。“农民出租耕地建厂房被查处后,农民既没有能力承受罚款,又不至于触犯刑法。”重庆市国土局执法监察处负责人道出了执法难的原因。 

于是,这种看起来以企业和农民“双赢”为基础的“以租代征”才越演越烈,并被一些乡镇相互复制。 

而事实上,正如重庆万韬律师事物所所长朱华政所说,“‘以租代征’就是定时炸弹,早晚有一天会出事。” 

在他看来,擅自占用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属于非法行为,这决定了“以租代征”合同的违法性。而由于土地租赁期限一般都较长,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资产不断升值,今天看似没有矛盾的“租赁合同”,日后发生纠纷实乃必然。这些违法建设项目一旦浮出水面,任何一方的利息都得不到保护,“那时,农民就收不到租金,而企业也保不住厂房。” 

重庆市社科院农村所所长王渝陵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耕地通过“以租代征”成为非农产业用地后,大批小化工、小食品企业在乡村扎根,农业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凡此种现象严重的地区,都走上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工厂搞一段时间就走人,但是耕地短时间内恢复不了。一个农民离开耕地可以生存,但整个国家对耕地的依赖不容忽视!” 

“双赢”背后的隐忧 

此外,“以租代征”还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无穷后患。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会逐渐提高。一旦农民毁约,地方政府该怎样应对?租地的企业一旦破产,当地财政能否负担得起巨额租金? 

其实,这样的后果已经在一些地方显现。如今,惠江机械厂想把厂房转让出去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厂房是自己的,可以卖,但土地是租的,不能卖。这样的状况让厂房的价值大打折扣,“万一哪天农民要收回这块土地,建在上面的厂房还值钱吗?” 

一方面,房地两张皮的状况让企业的投资没有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农民的租金也没了着落。万寿2组的村民告诉记者,2003年出租土地的人拿到了租地合同,而2005年以后出租土地的农民就没拿到合同,“一年前水田就被推平了,到现在还没签合同,万一没企业来,我们找谁要租金。”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2003年和2005年水土镇在决定是否与农民签订租地合同时态度曾发生改变,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2004年的重庆市清理土地违法行动。那一次,一共查出各类开发区176个,规划占地675.04平方公里,实际征用土地面积达142.86平方公里。其中一部分被规划被核销,一部分园区被拆除。 

对今年的这次土地百日执法行动,国土局更看重的是“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震慑作用。重庆市国土局局长蒙毅表示,将以百日行动为契机,全面清理、排查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摸清底数和规模,规范管理与监督,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好重庆的土地管理秩序。 

在今年“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被查处的土地,凡是不符合规划的,一律撤销,拆除建筑恢复耕地。对于越级审批的工业园,将查处相关负责人,然后补办征地手续。”重庆市国土局执法监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租代征”———这种看似企业与农民“双赢”的用地方式,在重庆一些乡镇悄悄蔓延,似有越演越烈之势。农用耕地一旦转为工业或地产用地,除了导致农业用地的萎缩之外,因为“以租代征”躲过了规划与环评,使众多污染企业乘虚而入,农业生态惨遭破坏。 

客观地看,在重庆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让企业“退城进园”发展战略。按此规划,到2010年底,重庆将完成103家老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入园。然而,按1997年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到2010年重庆工业用地只有66万亩,这一指标在2006年就已基本用完———这也间接地促成了工业企业对农用土地的染指。
稿源:时代信报
编辑:厂房招商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低价厂房
小面积或可分割厂房
单层厂房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发布 | 合作代理 | 企业E化 | 联系我们
? 1999-2006 上海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