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政府规定,对虽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动工建设,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按闲置土地处置。
在广州的不少黄金地段项目中,类似上述的用数年时间完善股权结构,然后又用数年时间完成地面平整,前后花费十多年时间仍未入市的项目,其实也有不少。这些项目大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在开发商"慢工出细活"的理念下,这些项目早已从昔日地价廉宜的边郊地段成为黄金地段,价值也不断上升,人气不断聚集。
根据合富辉煌的统计,广州市中心六区共有820万平方米(均为占地面积,下同)用地被地产商控制,占区域内现时可开发用地总量的28%,而地产商在城市外围地区(番禺、花都)圈地更多达2084万平方米。加上隶属广州的增城市有1263万平方米,与南海交界的金沙洲区域有30万平方米,共计4197万平方米,折合约42平方公里。
虽然随后国土房管局澄清开发商手中的存量土地仅11平方公里左右。合富的数据将已开发项目及部分开发项目当作完全未开发项目、未有偿出让用地甚至集体农用地当作开发企业已合法取得的存量用地、政府已收回用地仍作为开发企业拥有存量用地等,因此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但是无可否认,类似上述已购置多年但动工缓慢的用地,是否纳入闲置土地虽仍在两可之间,但其无法为需求旺盛的市中心地段提供供应量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市中心楼价仍然持续高温,供应无法放大的情况下,若广州相关部门能拿出类似针对天价"地王"的对症下药方式,使市中心的物业获得有效后续供给,中心区在经历了楼价3年间从每平方米6000余元涨到每平方米20000元之后,必然可以遏制住房价狂奔势头,也可为全国困扰于中心区楼价泡沫长期不退的地区提供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