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供应偏紧的工业用地一级市场迎来甘露。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15日发布今年6、7号土地公告,开闸放地39幅国有土地,其中,工业用地占到30幅,纯住宅用地仅有1幅。
这是上海今年下半年首开“地闸”。此次出让的39幅国有土地,位于虹口、嘉定、普陀、南汇﹑闸北、青浦、闵行和临港新城,市中心土地依然少有。
依据公告:30幅工业用地位于青浦、闵行、南汇和临港新城等城郊地区,总规模约83.03公顷。其余9幅地块中,纯住宅用地仅有1幅,为南汇区惠南镇西北新村地块,面积仅0.10公顷。另有南汇区新场镇地块也带有住宅性质。8幅商业、办公或酒店用地则分布于虹口、嘉定、普陀、闸北等区。39幅土地的挂牌期为今年9月10日至26日。
“对比上海今年前5次发布的土地公告,这次推出工业用地的规模非常大。这些工业用地中,有的地块的投资强度很大,价格很高。”仲量联行测量师事务所(上海)有限公司工业地产部董事单维其昨天介绍,今年,临港新城曾有3幅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拍出了高价。
据单维其介绍,以去年为例,上海的一级土地市场上,工业用地的供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于是,二级市场交投活跃,转让的成交价格也明显上涨,一度成为主流市场。今年,这种格局暂时也不会改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中了解到,2004年,某境外工业地产巨头取得在上海的第一个物流园区项目,面积约85000平方米。当时的地价约为40万元/亩。去年“8·1大限”之后,此前以协议方式出让的“有竞争要求的工业用地”开始实施市场化定价的“招拍挂”。现在,如果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收购的话,地价已经跃至60万~70万元/亩。
工业地产项目遍及长三角的星月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邬峭峰昨天告诉记者,目前工业用地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一点在长三角地区尤为明显,目前工业地产的年投资回报普遍超出10%。另外,借道股权收购或通过合资的方式,曲线绕行“招拍挂”从而获取紧缺的土地,已经成为工业地产巨头的共同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