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南资北移波峰已到辽宁的历史机遇,辽宁省对内开放结硕果。来自省经济合作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全省共引进国内资金1497.4亿元,同比增长65.7%。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区域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南资北上态势继续凸显,为辽宁省对内开放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紧紧抓住南资北移波峰已到辽宁的历史机遇,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吸引南资参与辽宁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辽宁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至8月,从沿海省份引进到位资金759.23亿元,占辽宁省对内引资全部到位资金的50.7%。
沈阳市1至6月份完成引进国内规模以上企业、项目108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这得益于沈阳重视开发建设工业地产项目,加速招商项目落地的做法。针对工业地产项目招商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沈阳为了把握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而采取的新举措,是沈阳市招商工作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去年年末,沈阳已经完成70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今年前5个月,全市有新开工建设的工业地产项目20个,计划投资额105.5亿元,预计到今年年末可以完成100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这样做不但达到了集约化使用土地的目的,而且为企业这些“候鸟”落在沈阳搭建了“鸟巢”,使企业和项目不断聚集。
大连市异曲同工,今年以来坚持高起点定位,精心打造特色园区和特色大厦,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载体。大连各区(市)县立足于明晰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在打造特色园区方面做足文章,使园区在区位上具有临港、临海或近港近海的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具有专业化、聚集化的特点,在管理上广泛推行一站式、保姆式诚信快捷的服务,这些都是域外资金不断流入的重要因素。市内三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采取统一包装、统筹协调、培育行业特色、招商推介配套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动特色大厦建设,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上半年大连市内招工业引资到位152.8亿元,服务业42.8亿元。
营口市在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以来,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对内开放工作不断提速。营口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集中招商、集群招商、点对点招商、驻点招商等招商方式,近3年来,赴全国各地举办综合性内联招商活动百余次,组织各类专业招商活动500余次,“请进来”进行经贸洽谈5000多人次,吸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一批具有极大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丹东市注重抓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积极筹划、筛选、包装新的招商项目,重点抓好电子信息、新材料、海洋经济、资源开发利用、新兴产业项目,全市在短时间内包装了9个投资额超百亿元的大项目,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推介。铁岭市不断优化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目前,铁岭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到50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保留最少的地级市之一,建立健全了一门代办受理、一次会议审批、一个公章生效的“三个一”工作机制,为国内各地客商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辽阳市强化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在今年香港和长三角招商活动后,立即对在谈招商项目进行了筛选、汇总,40个洽谈项目分别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实行责任落实到人的办法,全力推进,务求实效。
省经合办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辽宁省各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很多市举全市之力招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方法多有出新,比如点对点、面对面,小团队,“网格化”拉网式,敲门式等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全省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招商氛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将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起到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