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房变楼房,让楼房变多层,让大厂变高厂……正在转型升级中的市经济开发区采用立体用地理念,将区内大多数厂房建筑容积率提高到0.7以上,近年来累计向“空”中要地近2000亩,有效破解了土地供需矛盾。
开发区是我市沿江开发的主战场,也是我市“三新”产业的主阵地。随着投资开发强度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该区国土部门在规划先行基础上,适度提高用地容积率标准 ,将工业用地新建项目容积率设定在0.7以上,按照这个标准推动全区已建厂房的改建。该区国土分局负责人透露说:“先保消防和建筑结构安全,再对厂房进行翻建、扩建,经审批后重新布局、规划,在原厂房上加层,或利用面积过大的绿化用地、空地建设厂房,使无房变有房,平房变楼房,楼房变多层,积极向空中发展。”
裕园工业区由台湾50强企业台湾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698亿美元。由于企业从事的是服装、鞋类等行业,对土地面积需求非常大。在开发区国土部门的引导下,企业从提高投资强度、降低投资成本角度出发,迅速加高厂房至四层,建筑容积率从0.82增大到1.2,一下子节约用地548亩。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凭‘空’增出500多亩土地,换个说法这就是纯利润啊!”
据介绍,开发区还推动企业厂区建设规模,引导中小企业向多层发展,对投资规模小于2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近年来,先后有潘桥实业、华恒公司等多家投资主体兴建标准厂房,共建成各类标准厂房11.1万多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的标准厂房均以四层为主,比一般工业项目单独用地节省一半以上。对建成的标准厂房,采用“可租可售”方式使用,对无效益或产出率低的项目,到期后不予续租,收回重新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