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个月,成都市主城区出让工业用地面积就达640余亩;而在上半年,成都市的工业用地更是有70宗入市,供地规模共计5731.24亩。
如此大的工业用地放量,暗藏着怎样的商业机会?从未进入写字楼市场统计的工业写字楼会不会成为商业写字楼潜在的“竞争对手”?
5731.24亩 工业用地密集入市
8月,成都市区共有11块土地计划出让,其中工业用地占9块。9块工业用地均位于高新西区,总面积约490亩,是今年5月份以来成都市区第二次大规模地出让工业用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低迷的住宅市场相比,成都市的工业物业市场发展迅速。
根据机构统计,仅在今年8、9两个月,成都市主城区出让工业用地就达640余亩;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共计供应工业用地70宗,供地规模共计5731.24亩,与往年相比这是很少见的。
2003年,台湾玻璃工业集团公司“西移”成都,成都工业地产序幕由此拉开。而当房地产的“战火”燃至成都后,开发商们均在商品房住宅市场打得不可开交,仅有少数的开发商转战工业地产,成都置信就是较早投资工业地产的成都本土开发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西移,成都正式充当起承接者。火炬商务港、青羊工业园区、天府软件园、龙腾工业城等一系列各类经济主题和定位的工业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成都一汽、天威新能源等都是成都承接产业“西移”建立起的生产基地。成都一汽是中国一汽集团产业“西移”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天威新能源”由河北保定天威集团“西移”而来,将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光伏光电产业生产基地。
一般而言,工业地产并不是业界的关注焦点,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工业用地的放量对楼市的参照价值并不大,但一些敏锐的观察者却发现,工业用地的放量会直接带动工业写字楼的放量,并在未来一两年内对成都商业写字楼的租售产生压力。
据了解,青羊工业园、火炬动力港、天府软件园等园区的开发规模都是以数百亩计,其它园区的在建和待建项目总放量超百万平方米,而绝大多数的产品将会以写字楼的产品形态入市。
“工业地产中的写字楼目前尚处在聚集能量阶段。”一位业界观察者分析,虽然目前工业地产开发异常迅猛,但大多还处于开发初期或在建过程中。根据地产项目的开发周期,今年上半年放量的工业用地,至少要在一年半之后才能形成现房产品供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