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下称《通知》),打击目标直接是那些囤积土地闲置不开发的开发商。分析人士称,此举将避免国土系统在地方所遇到的阻挠和尴尬。
但有人士称,此举仍将面临被规避的风险。“除非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时,要求开发商承诺相应的完工与销售时间,否则开发商有100个办法。”
国务院亲自督阵
“2008年刚开始就发出如此规格的通知,信号意义强烈。”一位河北的地产开发商表示,“政府在试图改变土地供应市场上力量的对比。”
1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中规定,政府将对开发商从政府手中购买的、闲置未用的土地进行征税乃至重新收缴。
《通知》中规定,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地方政府应无偿收回。
随着国内一、二级城市黄金地段建设用地的日益减少,升值加速,近年来国内开发商和外资纷纷买地囤积,所购土地有时被闲置数年之久。
国土部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规定显示出政府希望这些建设项目尽早完工,以便增加房源供应。
另外,与以往不同的是,《通知》中的措辞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来的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如今变成了“必须”采取措施。
还有分析人士预计,如果该规定能够收到预期成效,住房市场的房源供应将会增加,房价将会出现下降,同时开发商投资尚无能力立即开发的土地的热情也将随之降低,由此,土地价格急速飙升的局面将会有所缓解。
“关于闲置地治理的通知,国土部重申过多次,但收效甚微。”分析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各地国土局在具体执行中,遇到了地方政府的阻挠。”
此分析人士表示,由国务院下发《通知》,可以更好地解决国土部垂直管理的问题,让地方主要分管领导引起重视。但他也表示,此举必将损害地方政府诸多的财政利益。
仍需治本之策
当然,开发商们常常能找到方法规避政府的规定,以往的事实也证明市场对政府的各种紧缩措施也具有相当大的抗御与变通能力。
这就和以往一样,此番努力能否取得成效要看具体的执行情况,而国务院此次下发的《通知》中也还是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有业界专家指出,2007年,政府的政策措施很多是针对需求方的。这些措施既未对购房热起到多大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未能增加市场的供应。
虽然中央政府去年刚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提高抵押贷款的首付比例、限制外国人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等,但相当部分的地方政府官员通常会从适合自己的角度去解释中央政府的政策。
“不仅如此,有些开发商甚至会找拆迁问题,或在地产打上几个桩,也算是开发了,而地方政府有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开发商表示。
上述河北房地产开发商表示,除非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时,就要求开发商承诺相应的完工时间与销售时间,否则开发商有100个办法。
但面对这种“紧缩”的银根形势,再加上政府此次采取的措施,那些手中没有存地的开发商将会身陷更加艰难的境地。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对土地囤积的进一步限制必然会迫使国内房企调整土地购买和囤积方式。如碧桂园等拿地大户会相应改变拿地节奏,加快开发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