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华源丝业有限公司近日完成了全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设备调装阶段。“公司从落户到施工,进展顺利,其中关键就是在用地问题上没有‘卡脖子’”。
“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的深入,土地越来越成为制约的重要瓶颈。”湖州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为突破这一瓶颈制约,2007年,开发区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围绕“对抓国土工作的认识要有高度,对抓国土工作的举措要有力度,对抓国土工作的保障要有强度”的目标,规范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存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里做活做足了土地这篇文章。
笔者近日在湖州经济开发区凤凰西区的43号地块看到,这里250亩土地原先都是属于泰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建成,但这里却有好几个项目正在施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泰翔”是开发区2003年引进的一个小型飞机项目,因为空中管制等原因使企业未能施工建设。去年,开发区根据有关规定成功收回了土地。利用从“泰翔”收回的250亩土地,湖州经济开发区已安置了天蓝太阳能、安美德汽车配件、安达汽车配件、上跃光能科技、创祁模具等6家企业,大部分已经完成了企业厂房的初步设计,准备开工建设。
盘活土地存量,“做活”土地文章,拓展可利用的土地空间,成为开发区面临土地制约下招商引资的新举措。通过协调中止用地协议或协商回购等多种方式,对一些规模与产出严重不匹配的老企业,或在落户过程中明显存在不能与申报规模相符等问题的老项目实施土地收回。这种方法使新进驻的项目不占用任何新的土地指标,实现了“零土地”招商。目前,开发区已经累计盘活了闲置土地1200多亩,有效缓解了招商项目用地紧张的矛盾。
逐宗进行深入分析和实地了解,对集中连片建设用地地区的未供土地,绘制转而未供宗地分布图;开展自查清理,进一步摸清“家底”,及时查处违法用地案件……2007年,开发区先后开展了转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工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全面“做足”土地文章,土地管理迈出了新步伐。同时,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挂牌施工”,也为依法规范用地走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路子。据统计,全年共有27个进场施工项目落实挂牌,按申请对34个工业项目用地进行复核验收,对其中16个通过验收项目及时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受到了广大企业主的好评。
面对土地、资金等要素的长期制约,该区国土分局负责人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了一本“清楚帐”:将继续做大土地复垦盘子,力争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努力挖潜、盘活存量资源,对转而未供的项目用地依法清理;对分期建设、低效利用的土地要敦促落实项目,限期推进建设或予以回购。同时,按照工业用地与商住用地等价置换的方式,创新村级留用地的有效利用机制,拓展安排项目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