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前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安列,市发改委、经委、建委、环保局、国土局、规划局、人防办、消防支队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亲临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考察,并深入厂房车间,详细了解标准化厂房建设情况,并向节日期间坚守在建设和生产第一线的广大职工表达了新年的问候。
孙金龙首先听取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关于标准化工业厂房项目建设的情况汇报。据介绍,到去年年底,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建7个标准化厂房和孵化器项目,共114万平方米,总投资17.1亿元,总占地面积838亩。其中,华亿科学园、机电产业园和鲲鹏高科工业园已建成14.5万平方米,科技实业园、高新创意企业孵化器、隆平孵化器及个人孵化器等4个项目已经立项,并开工建设。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现有可供管理服务和租用的房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57家,累计毕业企业234家。
随后,孙金龙听取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情况汇报。截至去年年底,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约70亿元,已建成高等级市政道路220公里,同时在供水、供电、通讯、供热、天然气、雨污排水及公共交通等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仅去年该区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亿元,为历年之最。
在听取汇报后,孙金龙还先后深入华亿科技园、芙蓉路标准厂房和敏捷电子、马钢板材、联亚制衣、晶弘电器等企业,实地考察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情况。
孙金龙详细了解了有关标准化工业厂房规划建设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后,指出,工厂项目建设要与商业项目和住宅项目有所不同,它的规划技术指标参数要研究,不能把工业厂房项目建设得跟住宅一样。合肥要借鉴先发地区好的做法,制定出符合合肥实际的工业用地规划技术参数,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节约工业用地,努力让有限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发挥最大效益。在引进项目过程中,要坚持合法高效,限时开工,限时建成,确保工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既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又促进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