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住宅地产风头正劲,重庆房价出现两位数上涨,卿兴旺却悄然淡出,转而注册了一家从事工业地产的盈田置业,在北碚同兴工业园盖起了厂房。对于此次“转身”,卿兴旺备受猜疑。
2008年,全国住宅地产陷入低迷,而11月,盈田工业地产的现房销售额和量身定造销售定单总计已达2亿元,这个数据或许已成为这个冬季重庆房地产界极大的亮点。
“这个方向错了吗?”
2005年,全国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全球资金疯狂砸向包括重庆在内的楼盘时,40岁的卿兴旺却没有看到自己的未来。
此时的卿兴旺在重庆房地产界已小有名气,在渝北连续推出了流星花园、天一华府、金都雅园等楼盘。“当时我手上还有30万平方米的开发量,可以再做两三年。可两三年后,在重庆4000多家房地产商中,一个三线企业如何确定发展前景?”
2005年11月3日深夜,在看完《李嘉诚从小做大的经营智慧》后,他彻夜难眠。李嘉诚在香港从租地到购地,从租厂房到自建厂房,从建厂房自用到集中建厂房出租出售的工业地产发展道路,让卿兴旺受到启发:“沿海企业由于土地紧张将大量向内地转移。重庆主城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后,大量的企业将退出主城区,进入周边的工业园区,而一般中小企业购地自建厂房,手续繁琐,成本较大。我可不可以从竞争激烈的住宅开发转移到并不被重视的工业地产开发,实现开发战略转移?”
卿兴旺以为这是一个天大的商机,但当他把想法告诉兄弟和地产界朋友后,却遭到质疑。因为当时住宅地产的利润在20%以上,工业地产利润却只有5%。“有人把问题提得很尖锐,甚至担心我犯了方向性错误!”
卿兴旺随后在重庆晨报以每次80元的价格打了3次分类广告。“广告内容是有关工业厂房招租,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市场调查,但却收到了200多个咨询电话,这让我坚定了开展工业地产的信心。”
2006年6月,卿兴旺组建了重庆第一家专业的工业地产公司———重庆盈田置业。10月,盈田在重庆同兴工业园区签下318亩地,2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式开建。
“住宅地产界我逐渐淡去,业界甚至有人传说我混不下去了。而我在公司内部说,在住宅地产,龟兔赛跑我们输了第一轮,在工业地产,我们要有野心坐重庆第一把交椅。”卿兴旺说。
重庆第一个“工谷”
卿兴旺将其工业地产目标客户定位为中小企业,围绕中小企业打造发展平台,以出租、出售并举方式来运作工业地产项目。
卿兴旺介绍说,盈田最大的特色是将所有入驻企业的商务办公、生产加工、生活配套分别进行集中建设,形成“商务办公区”、“生产加工区”、“生活配套区”功能区。
2007年,重庆第一个“工谷”———盈田·同兴工谷正式面世,引进了企业70家,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税收1.5亿元。
重庆地产的“盈田模式”
2008年8月,记者在广东东莞巧遇卿兴旺,这一次他正在松山湖考察承接广东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卿兴旺召集管理层在渝北排花洞景区开会,这次被卿兴旺称为“遵义会议”的大会,最终决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在主城完成300万平方米的工业地产开发体量。此时盈田已在北碚同兴、经开区、南岸茶园新区拥有了2800余亩工业地产,南岸区、经开区的长江工谷、经开工谷呼之欲出。
9月27日,南岸长江工业园区“盈田服装产业园”开工。该项目占地512亩,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3.6亿元,建成后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服装物流基地、服装展示基地。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60亿元,整个项目将可以解决3万人就业。
“目前是住宅地产的低谷,有些房地产企业的月利润甚至还不及广告费,而我们在11月和12月,每月实现的现房销售和签订的量身定造厂房客户定单就达2亿多元。”卿兴旺说,目前盈田已收到十多个区县的邀请。下一步,公司将与国外投资基金合作,开发工业地产的租赁市场,实行从只售不租到租售并举的转变。“5年之内我们将为社会增加6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重庆多创造200个亿的工业产值。”
卿兴旺华丽转身,重庆“工谷”11月卖出2亿元
访谈
卿兴旺:重庆盈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965年出生,重庆渝北人,1988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学院,2002年重庆大学MBA毕业。曾在学校、原江北县教委工作。1997年进入房地产界。卿兴旺目前拥有2800亩工业地产,是重庆最大的工业地产商。
渝商档案
“我身高只有1.58米,
但会去抢每一个篮板”
1965年出生的卿兴旺,在重庆邮电学院学的企业管理,最初却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1988年,他被分配到老家的一个乡镇中学教书。在校的两年半中,他除了教书,还做了几件轰动全县教育系统的事情:在全校搞废旧品回收等勤工俭学,让原本收入微薄的老师,年终都拿到了6000~7000元的奖金。
卿兴旺后来到了一家工厂当副厂长,自己重新设置流程,第3个月,厂里的产量就翻番,“1992年,当时工人最高工资就可拿到5000元。”
记者:渝商个性不一,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
卿兴旺:我的骨子里不受旧框框约束,有一股拼劲和闯劲,在问题面前,我总试图找到新的解决办法。读大学时,家教都是点对点辅导,而我却招生开班,一个暑假就赚了1.4万元。我身高只有1.58米,但篮球场上,我会奋力去抢每一个球。
记者:在各种管理模式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卿兴旺:我欣赏日本的管理模式,严谨、一丝不苟,但我觉得除了这些以外,创新精神、中国式的说教和道义也非常重要。
记者:你有尊敬的商业偶像吗?
卿兴旺:李嘉诚吧,他的战略观念非常高明,甚至把手表调快5分钟,我也是这样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