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房地产业来说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但由于房价在这一年中上涨幅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接近国际最高标准。而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水平所限,房地产界在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成为制造通货膨胀的重要力量;开发商在星罗棋布地大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也让更多的人越来越难以在城市有个立锥之地了。
2007年是房价在调控中飞涨的一年,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年之内6次加息、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一年,这一年的大量的房产故事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话题和媒体的头条新闻。这里我们仅从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角度,寻出十件大事,这些事件在明年可能有的被放大推广,有的可能成为调控的对象,总之他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北京两限房陆续推出。一年之内推出了六期地块,计划未来三年内还有1000万平米的两限房投入市场。两限房是个新东西,但是在明确了两限房的商品房性质之后,两限房在抑制房价上升的过程中就被赋予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两限房对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将有非常大的意义。
二、温州合作建房开工了。去年11月15日,温州市个人合作建房项目成功“拿地”,意味着合作建房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一年来被受争议,但是不管怎么困难到年底前,该项目已经成功进入建设阶段,这让全国的合作建房人看到了希望,同时合作建房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弄到比市场价个便宜的多的房子,更重要的是他尊重了人们的民主权利,是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的。
三、长沙地王事件引起轰动。以92亿的高价交易成功的长沙地王,预示着房地产领域垄断的苗头已经出现,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流动,对招拍挂制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件事的影响其实还不仅限于买多少地、动多少资金的问题,长沙地王让人们开始关注开发商的囤地。
四、中天置业卷款潜逃。有人说,如果公司运做的好好的,蒋飞能跑吗?作为深圳最大的中介公司之一,中天置业老板卷款潜逃自然有公司内部的原因。但是,也受到房地产市场大气候转冷的影响,中天置业关门倒闭的意义在于其成为了推倒疯狂房市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自此后整个中介行业走入异常萧条阶段。
五、地产富豪齐登富豪榜。今年胡润搞的富豪榜让地产大佬们出尽了风头,除了头号首富被碧桂园少帅摘走之外,前十名中竟有六名都是靠搞地产发的财。中国这样的财富结构与美国主要是新兴产业成为财富霸王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地产富豪现象也是中国当前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现在看来是发展过度了,调整已经迫在眉睫。
六、汤臣一品天价售房。2007年的房市问题主要是房价的涨幅太大、增长太快。而上海的汤臣一品无疑成为了高房价的代名词。我们讲的调控市场无非都是围绕着房价这个中心来打转转的,调整供应结构也好、加紧建设经济适用房也好,无非都是要把房价弄下来,但是调控了一年又一年,房价不降反升。据报道,有关部门曾多次对汤臣一品项目进行调查,但是汤臣一品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可以认为汤臣一品就是当前中国房市的一个缩影。
七、碧桂园零费用拿地。这些年房地产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也是地区形象、领导政绩的标志。像“招商引资是全党工作中心”这样的大广告牌到处都是,而为开发商提供优惠条件也就成了地区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像内蒙乌兰查布市给开发商送钱、碧桂园采用阴阳合同从张家界零费用拿地事件等就很有代表性,碧桂园已经圈地56平方公里,富可敌国,但是真正的成本是多少?
八、济南炸掉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本来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因为广大的农村地区从来没有停止过建房,包括盖楼房,以前大都是自建自用,没有多少人关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城市房价的疯涨,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小产权房的低成本优势就日渐显露出来,在城市买不起房子又不能没房住的人们开始把目标对准了小产权房。但是小产权房没有经过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转化的手续,因此成为一中种制度下的非法建设。非法建设按照规定应当被彻底摧毁,济南就炸掉了部分小产权房。目前小产权房已经占到市场能够20%以上,该怎么解决成为考量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九、SOHO中国上市。对于房地产公司上市问题,国家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今年由于间接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压力加大,很多的开发商为了长远发展计议,也囤积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到股市上圈钱就成了开发商们趋之若鹫的捷径。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后,就没有了资金的压力,潘石屹的钱就花不完了,个人财富也迅疾增长许多倍。
十、央行的二套房补充细则出台。今年央行在调控房市方面的工作可以认为是不遗余力的,几乎每月一次的存款准备金调整和每两个月一次的利率调整,就像骆驼身上的稻草一样正在一步一步地给房市加压。但是就货币政策来说,还是提高首付比例这招最灵、力度更大。央行关于提高第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的措施出台后,各商业银行纷纷制定了别出心裁的反制细则,央行政策面临被彻底瓦解的窘境。央行12月的补充通知,让细则九九归一,明确了银行贷款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则,才挽救了这一个至关重要的房贷新政。在这个意义上说,央行的补充通知的作用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