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扬州市政协召开六届七次主席会议,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化水平”议题与市政府进行协商。
“腾笼换鸟” 各地节约用地各出奇招
近年来,扬州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亮点频现。各地在加强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大力推进“三集中”的基础上,采取“腾笼换鸟”、增资扩股、提高建筑容积率、建设标准厂房等,各出 奇招节约用地。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扬州市工业用地“容量”加大,去年,省里下达扬州市农用地转用计划仅有6600亩,但全市实际供地超过20000亩,主要得益于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
土地复垦 每年新增耕地2万亩左右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扬州市加大土地复垦的力度,1年即新增耕地2万亩。
为落实省下达扬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7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6万亩的要求,扬州市各级除了分解指标、落实保护责任外,还围绕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每年耕地占补平衡入库项目达到了100个左右,实现新增耕地2万亩左右,项目验收合格率连续两年达到100%。
工业用地竞价拍卖 4140亩土地出让4.16亿
自2006年起,扬州市开始尝试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引入到工业供地,并在邗江杭集工业园率先敲响了全省工业用地拍卖第一槌。此后,扬州市的工业用地便进入了市场化转让的轨道。据介绍,仅去年1年,全市即成功拍卖、挂牌出让工业用地85宗,面积达4140亩,合同出让金额高达4.16亿元。
江都采取工业供地价格与容积率挂钩的办法,使该市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由过去的0.4提高到现在的0.7。此外,扬州市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第一批试点在仪征的大仪、谢集等6个乡镇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净增地300多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