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上午,四川长虹工业园区迎来一位特殊客人,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作为分管工业的副总理,他此行不仅带来对地震灾区企业的慰问,更带来了推进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的统筹方向。
习惯于看政策脸色的四川天泽经济发展研究院董事长吴祥云意识到,承接产业转移和城乡统筹计划的推进,工业园区的地产开发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然而,在全国地产商都勒紧腰带过日子的氛围中,作为地产业中的另类,抢滩进入工业园区的投资商,前景真的很乐观吗?
“以前在成都周边考察了几个园区,先期协商的土地价格都在20万元/亩以上,还要走招、挂程序,之后能否升值还很难说。”张宏是四川吉通电子公司负责人,按照公司新的规划,他们准备进驻工业项目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张宏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用地规模在30亩左右。“如果土地升值快,那么后期以此为抵押从银行贷出的款也就更多,即使是转让也可以获益不少。”按照张宏的逻辑,现在新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由于资金和实力有限,大多土地是向银行抵押贷款,获得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很多制造企业的资产来自于土地增值的收益。”
位于四川绵阳的长虹工业园区是张宏重点考察的对象。而张宏的生意经相对于长虹工业园区的东家四川长虹来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早在2008年2月底,四川长虹便通过增资1亿元控股长虹置业69.52%,将其纳入上市公司。地产业务正式成为四川长虹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川长虹2008年7月1日发布公告称,将发行30亿元可转债投向旗下的PDP等项目时。张宏马上意识到,位于这个项目下的3000亩工业用地即将大幅升值。
“相对于其他地产企业来说,长虹置业的阶段性优势在于工业园区开发,享受出租和出售的收益。”长虹置业总经理吴有富说,长虹置业最可能的发展方向还是首先以工业园区为先导,逐步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根据地,再依托根据地逐步扩张为区域中心,最后走全国扩张的道路。
目前,除了分布在绵阳、深圳、合肥、长春等城市的工业园、研发中心、商业和住宅项目以及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外,长虹还在其他5个城市洽谈土地。其中工业园区的土地储备已近万亩,在绵阳也已经取得了700多亩住宅用地。
巨利下的烦恼丝
据仲量联行的一位土地分析师表示,工业地产有购入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如果企业拿6000万元人民币来投资的话,花3000万元购买100亩土地,另外3000万元做厂房等园区配套。一年以后就能出租,每年有10%的稳定租金收益率,5年以后将它卖出,不计算土地增值的收益率都在50%以上,“算上土地增值翻三番是毫无问题的”。当然,这只是数据模型的推演。
在长虹等企业大步迈向工业地产开发,窥视丰厚利润的同时,不少地产业内的人士却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们认为,和住宅以及普通商业地产比较起来,工业地产这本经绝对难念得多。
吴祥云注意到,在各地都在高呼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工业园区的同质化已经显现,如果没有大型企业做支撑时,工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值得怀疑。
成都置信总经理黄晓进告诉记者,相对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来说,工业地产“利润丰厚,却难以大规模扩张。”成都置信曾开发过成都青羊工业园区和“西部鞋都”,对工业地产的个中游戏规则颇为熟悉。
“工业地产虽然市场风险小,但政策风险大。”黄晓进透露,工业地产一般是政府和开发企业共同打造,占地面积大,所需开发资金多,单纯的开发价值,肯定比不上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价值。因此,相比于一般房地产开发,工业园的市场定位、招商管理更为严格。“政府的规划、扶持政策变化,以及人士变动,都将影响到园区的招商和转让。”
张宏迟迟未决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他在“圈儿”内的几家合作企业进入当地的几个工业园区后,现在正面临着园区规划改变,企业经营难续,厂房和土地转让迟迟未定的尴尬局面。“在乐观的同时,选择一定要慎重。”这是张宏听到最多的一句告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