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7日,武汉土地交易中心将迎来牛年“第一拍”。相关公告显示,本次共有9宗地推向市场,与08年“第一拍”推出地块量相等。不同之处在于,本次9宗地中共有5宗为工业用地,而去年全年,武汉土地交易中心出让的工业地块仅为3宗。土地供应结构的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楼市是利是弊?
出让的5块工业用地中,江岸区、硚口区各有两宗,汉阳区一宗。最大一宗位于江岸区后湖乡石桥村,总用地面积接近13万方;最小一宗位于硚口区长丰乡,总用地面积不到4000方。而去年的3块工业供地总面积不足5万方。
从市场上看,加大工业供地应是顺势而为。早在去年7月,武汉土地交易中心主任余翔在一次拍卖会后表示,鉴于市场观望气氛浓烈,后续供地结构会进行调整,相应减少住宅用地,而工业用地等其他地块供应量会陆续加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土地市场主要以供应双限双禁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地块以及进行委托交易为主,很好地规避了去年上半年,土地市场频频“流拍”现象。
工业供地受市场青睐吗?对此,开元地产策划顾问机构执行总经理刘洪涛预测,工业用地有很强的对口性,需要有工业企业资格或做工业房地产开发者才能获取。政府在拿出工业地块时,会充分掌握市场需求,如不出意外,5宗地会顺利成交。
同时,全国各地财政收入对于土地出让金的依赖性还很大。而工业用地的准备成本与出让收益基本平衡,并不能达到政府获得收益的目的。因此,政府并不会刻意增加工业用地。但住宅供地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未来住宅供应量,间接促进未来房地产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