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拍、挂(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用地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将进行重大改革。25日下午,浦东新区宣布了改革方案,标准厂房、保障性住房等一般项目的审批环节将从6个减少到4个,整个审批时限相应地由原来的100个工作日压缩到约50个工作日。该审批改革将自今年3月1日起在浦东先行实施,并有望在上海其他区县相继推广。
该项改革主要是针对招、拍、挂用地建设,即国家相关规定的商业、旅游、金融、服务、娱乐、商品房等六类经营性用地及工业用地。现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中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取得、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审查备案、开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等六个环节。
根据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试行)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招拍挂用地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意见》,今后对于除重要地区及特定项目以外的一般项目,规划部门负责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和建设管理部门负责的初步设计审批这两个环节都将得到精简,合理简化为四个阶段——土地使用权取得、施工图审查备案、开工审批及竣工验收。除重要地区及特定项目外,一般项目(如标准厂房)、保障性住房等在浦东新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前期审批时限将由100个工作日压缩至约50个工作日,这将大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间。
浦东新区还要求规划、建设、卫生、环保、消防、房产等10多个相关部门都要在土地招拍挂之前,拿出具体的技术参数、控制标准和管理要求,以避免企业中标后还要费时费力地“跑部门”。而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浦东新区仍将视项目情况实施分类管理。投资部门根据企业项目投资目录分别向建设单位出具核准或备案凭证,规划部门对一般项目不再审批,但对重要地区和与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仍进行审批,以确保工程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浦东新区招拍挂用地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将从3月1日起在全区推行,这也将拉开上海新一轮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帷幕。上海将在浦东等地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年底出台全市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