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保税物流却成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目前这片0.29平方公里的园区,正式运作的企业53%是以仓储物流为主。
在园区,物流逆市飞扬。据拱北海关统计,即使是在面对困境的今年1月,珠海园区进出货值2360万美元,同比增长1.8倍,取得了新年开门红,从去年10月以来的3个月,珠澳跨境工业园区珠海园区进出口货值1.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倍,有力推动了内地与澳门经贸平稳发展。
物流快速发展的秘诀在哪里?笔者来到珠澳跨境工业区走访。捷安公司是一家从事运输代理、仓储服务和电子产品组装加工的企业,报关事务都由业务主管杨燮珊负责。杨燮珊一语中的:“园区海关办事效率非常高,集中报关等便利措施方便了我们及时发货,为公司赢得了竞争力!”
美高公司是一家从事纺织品加工的澳资企业,2007年4月正式营业。据该公司郑东炜厂长介绍,他们利用园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加强“跨境”互动,及时地将澳门的成衣半成品运至珠海园区加工,然后返销澳门、香港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珠澳跨境工业区的通关速度非常快,”郑东炜厂长说道,“由于海关实行联网监管,很多电子资料发送至海关审批,几分钟就可以获得批准。”
两年多来,凭借联结澳门与内地的独特地理优势和优惠政策,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对物流的吸引力、辐射作用日渐明显。拱北海关认真落实国家给予珠海园区在出口退税、进出口许可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信息化辅助海关监管,实行快速便捷的通关管理,通过推行“集中报关”、“预约监管”、“7×24小时通关”等制度,使物流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办理通关手续,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我做了一个比较,在珠海园区将所有的文件准备好了,输入了这个园区系统,得到拱北海关最后的批准出境,这个过程只要7分钟。”荣兴旺公司雷远波总经理掐着手表,实地验证海关的高效率。园区还有专用口岸这一优势,从企业车间到口岸不到半分钟车程,而且这还是珠江口西岸唯一的24小时通关口岸,直接连接澳门园区。
珠澳跨境工业区商会会长陈维炽是最早进入珠海园区投资的商人之一,他告诉笔者,现在通过工业区的跨境口岸,几十分钟就能把当天生产的时装送上澳门国际航班,发往世界各地。
据拱北海关统计,2008年珠海园区与澳门之间进出境保税物流货值达2394万美元,占同期进出境货物总值的42%;珠海园区与内地之间保税物流货值近3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区货物总值的98.5%。
社会各界认为,珠澳跨境工业区物流发展的成功范例,为海关在创新监管模式、整合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实行优惠政策叠加方面提供了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