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市首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曾经是老工业基地的市北工业园区揭牌。据介绍,该基地的挂牌,不仅意味着市北工业园区顺利变身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也是整个上海产业能级快速提升的缩影。
面积达3.13平方公里的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是上海彭浦工业基地的一部分,区域内纺织、轻工、机电等传统制造业高度集聚。1992年,市北工业新区成立,直到本世纪初,新区内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也占到40%左右。从2003年起,市北工业新区抓住全市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契机,实行产业升级换代,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老工业厂房改建为智能型工业楼宇,引进大批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并于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更名为市北工业园区。
近几年来,市北工业园区依托立体交通发达的优势,兴建了通讯等设施齐全的50余万平方米的工业和商务楼宇,并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从而吸引了日本住友化学、美国科勒集团、晶澳太阳能、环达电脑、解放传媒、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中外高新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前来落户,使园区的产业能级再一次迅速提升,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园区内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比重已达88%;2006年至2008年高技术服务业收入累计达到116.25亿元,增加值累计达到28.4亿元;税收连续7年年均增长率超过30%,而在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今年1至8月,税收同比更是逆势增长了40%以上。去年至今,市北工业园区又先后被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市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国家基础软件产业基地。
据悉,作为全市目前全市首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及其落户企业将享受到市科委、市发改委、市财政拨付的上海张江高新区专项资金,其中今年3380万元专项资金已经到位,现正由园区陆续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公共技术平台的发展。同时,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企业还将享受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和人才引进等政策的支持和扶持。此外,市北园区也正在构建5000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基地,扶持40家科技企业在基地内孵化,并帮助1至3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