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州工业园上半年经济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
|
|
|
今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力推进二次创业,着力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81.7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进出口总额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6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这是记者从7月24日召开的苏州工业园区半年度工委(扩大)会议上了解到的。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7亿元,同比增长1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30.1%;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增长10.4%;完成进出口总额356.5亿美元,其中出口161.5亿美元,分别增长67.8%、5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亿元,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
园区高端项目加快集聚、新兴产业加快崛起、服务经济加快发展、创新环境更加优化,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园区新增新兴产业项目231个,实现产值560.9亿元,增长24.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总数占全市近30%;旭创科技、苏大维格、吉玛基因等一批亮点企业快速成长,园区成为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创新型科技园区、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融合通信科技产业园”。香港东亚银行、韩国国民银行、平安保险等39家金融、准金融机构落户;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入驻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超150亿元。园区还被评为“中国服务外包十强园区”;新宇软件、大宇宙入选“全球服务外包百强”,全区完成离岸外包执行金额2.03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增长38.6%,占全市47.8%;综合保税区监管货值翻番增长。全国首个地级市专利代办处落户,专利申请量增长25.1%;冷泉港亚洲会议、生物纳米合作论坛、中美华人纳米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新增3人入围国家“千人计划”,总数占全市近60%;第四届“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申请项目超430个,其中院士团队11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担者44人。
随着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批准实施、城际铁路的开通,园区迎来大机遇,面对更加激烈的大挑战。马明龙表示,园区将继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纳米产业超常规发展,围绕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纳米环保和微纳制造五大领域,面向全球吸引高端项目、高端人才、高端技术,力争每年吸引100个项目,引进3000名人才;提升现代服务产业,跨越式发展金融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度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将金融业作为重点扶持的现代服务产业,落实“金融翻番增长行动计划”,力争全年外包合同额和离岸接包执行金额均增长50%左右,打响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品牌。
|
|
|
|
|
|
|
|